Company Logo Circular Text Transparent

PsyTimeHK
香港心理間

The Five Stages of Grief 悲傷五階段

悲傷五階段

定義
悲傷五階段是由心理學家伊莉莎白·庫布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1969年提出的一種理論,用於描述人們在面對死亡或重大損失時所經歷的情感過程。這一理論最初應用於臨終病人,但隨後擴展到各種形式的喪失和悲傷反應。

階段

  1. 否認(Denial)
  • 定義:否認是悲傷的第一階段,個體無法接受事實真相,認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 特徵:個體可能會感到麻木、不相信或拒絕接受現實,例如拒絕接受親人的死亡診斷。
  1. 憤怒(Anger)
  • 定義:在這一階段,個體對喪失或即將到來的死亡感到憤怒和不公。
  • 特徵:個體可能會對自己、他人、甚至是無生命的物體或更高的力量(如神明)感到憤怒,例如對醫生的診斷感到憤怒或質疑。
  1. 討價還價(Bargaining)
  • 定義:討價還價是個體試圖通過許諾改變或做出某些行為來避免或減輕損失。
  • 特徵:個體可能會在內心或向更高力量祈求,以換取延長生命或避免損失,例如祈禱或許諾改變生活方式來換取健康。
  1. 沮喪(Depression)
  • 定義:沮喪階段中,個體意識到損失的真實性,並感受到深深的悲傷和絕望。
  • 特徵:個體可能會感到無助、絕望,並出現哭泣、失眠、食慾不振等症狀,例如對未來感到絕望,無法想像沒有失去的人或物的生活。
  1. 接受(Acceptance)
  • 定義:接受是悲傷的最後階段,個體逐漸接受現實,並開始重新建立生活。
  • 特徵:個體不再對損失感到過度的痛苦,開始適應新的現實,例如開始重新參與日常活動,並能夠平靜地回憶起失去的人或物。

應用

  1.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師可以利用悲傷五階段理論,幫助患者理解和正常化他們的悲傷反應,並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干預。
  2. 哀悼輔導:在哀悼輔導中,輔導員可以根據患者處於不同的悲傷階段,提供針對性的支持和建議,幫助他們逐步走出悲傷。
  3. 教育與宣導:通過教育和宣導,提高公眾對悲傷過程的認識,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和支持他人的悲傷反應。
  4. 自我幫助:個體可以利用悲傷五階段理論,自我識別和理解自己的悲傷反應,並尋求適當的支持和幫助。

例子

  • 喪親之痛:一位失去配偶的人可能會經歷從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到接受的情感過程。
  • 重病診斷:一名被診斷為重病的患者可能會經歷這五個階段,從否認病情、對醫療體系感到憤怒、祈求奇蹟、感到絕望到最終接受現實。
  • 失業:一位突然失業的人可能會經歷這五個階段,最終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和方向。

心理學影響
悲傷五階段理論在心理學中強調了悲傷過程的普遍性和階段性,幫助人們理解和應對各種形式的損失和悲傷。這一理論促進了對悲傷過程的科學研究和臨床應用,提高了對悲傷個體的支持和治療效果。

局限性

  1. 階段順序:並非所有人都會按照固定的順序經歷這五個階段,有些人可能會跳過某些階段或重複某些階段。
  2. 個體差異:不同個體的悲傷反應和經歷可能有所不同,這一理論未必適用於所有情況。
  3. 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悲傷的表現和處理方式可能存在差異,需要在應用中考慮文化因素。

Reference:

Kubler-Ross, E., & Kessler, D. (2005). On grief and grieving: Finding the meaning of grief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of loss. Simon and Schuster.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