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 Logo Circular Text Transparent

PsyTimeHK
香港心理間

Rabbit Hole Effect 兔子洞效應

兔子洞效應

定義
兔子洞效應(Rabbit Hole Effect)指的是個體在互聯網或其他媒體平台上,無意間被一個主題或興趣吸引,然後進入一個內容探索的漩渦,從而花費大量時間深入某一特定主題或一系列相關話題的現象。這一效應形象地類比為進入一個「兔子洞」,指的是一旦進入某一主題,便不斷深入探索更多相關內容,往往難以脫離。該術語源自《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愛麗絲掉進兔子洞後進入奇異世界的故事。

特徵

  1. 內容漩渦:兔子洞效應通常開始於對一個主題的好奇或偶然點擊,隨後個體被不斷推薦或發現的相關內容所吸引,逐漸花費大量時間深入該主題。
  2. 時間消耗:進入兔子洞後,個體往往難以自我控制,可能花費數小時浏覽、觀看或閱讀內容,而原本的目標或任務被忽視或擱置。
  3. 連鎖反應:個體在探索一個主題時,容易被相關或延伸的內容吸引,形成連鎖反應,最終進入一個持續探索的迴圈,這可能涉及到越來越多不同但相關的話題。
  4. 平台推薦系統:兔子洞效應常與互聯網平台的推薦算法有關,這些算法會根據個體的點擊行為和興趣推薦更多相似內容,進一步加深個體的參與感。

應用

  1. 社交媒體和資訊平台:兔子洞效應在社交媒體(如YouTube、TikTok)和新聞網站上特別常見,平台會根據用戶的行為推薦更多與他們當前瀏覽內容相關的影片或文章,導致用戶無意中花費大量時間探索一個主題。
  2. 學習與研究:在學術或個人學習環境中,兔子洞效應也可能表現為個體在研究某一主題時,深入探索大量文獻、資料和理論,這有時有助於深入學習,但也可能導致過度信息負荷或偏離原先的研究目標。
  3. 陰謀論和極端主義:兔子洞效應在陰謀論或極端主義內容中也有明顯應用,個體可能因偶然接觸到此類內容,進而逐漸被越來越極端的內容吸引,最終形成一個深度沉迷的信念系統。
  4. 網絡消費行為:在線購物平台上,個體也可能陷入兔子洞效應,從一個產品開始,瀏覽相關或推薦的其他產品,導致購買更多不必要的商品,或花費大量時間在網上消費。

例子

  • 社交媒體視頻推薦:一個人在YouTube上觀看了一個科學視頻,平台隨後推薦了更多相關的科學影片,最終這個人花了數小時觀看關於量子物理、天文學等不同主題的視頻,儘管原本只打算看一個影片。
  • 陰謀論追隨者:一位用戶最初偶然觀看了一段關於某種陰謀論的影片,平台接著推薦了更多類似的內容,該用戶越來越深入,最終完全信服於此類陰謀論。
  • 學術研究:一名學生在進行論文研究時,開始查看一篇關於心理學的文章,隨後延伸到數十篇相關研究,結果偏離了最初的研究主題,花費了過多時間在次要信息上。

心理學影響
兔子洞效應揭示了數字時代信息過載與專注力分散的問題,特別是在高度個性化推薦系統的影響下,個體很容易陷入不斷追隨興趣或好奇心的內容消費迴圈。這種效應可以導致時間管理困難、注意力持續分散,並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如焦慮或倦怠。此外,對於極端主義內容的暴露,兔子洞效應可能加劇個體的偏見或極端信念,對社會和政治穩定構成潛在風險。

局限性

  1. 無意識的時間浪費:儘管探索新內容可能帶來短期滿足感,但兔子洞效應往往導致時間的無意識浪費,並使個體偏離原先的目標或任務。
  2. 信息過載:過度深入探索不同主題可能導致信息過載,使個體難以整理和處理所獲得的大量信息,這可能增加心理負擔。
  3. 認知偏見加劇:當個體進入兔子洞效應後,推薦系統會加劇個體的認知偏見,因為他們接觸到的內容往往是與自身觀點一致或加強現有信念的,這可能導致個體思想的極化。

Reference:

Woolley, K., & Sharif, M. A. (2022). Down a rabbit hole: how prior media consumption shapes subsequent media consum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59(3), 453-47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