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 Logo Circular Text Transparent

PsyTimeHK
香港心理間

Dissociated Identity Disorder 解離性身份障礙

解離性身份障礙

定義
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是指一種個體擁有兩個或更多不同人格(身份)狀態的心理障礙,這些人格各自具有獨立的記憶、情感和行為方式。這些不同的人格會在特定情境中交替控制個體的行為,並且通常與記憶的中斷、人格特質的轉換和對自身身份的迷失感相關。解離性身份障礙常見於曾經經歷過創傷的個體,特別是童年時期經歷過持續性或極端創傷的情況。

症狀

  1. 多重身份狀態
  • 個體會表現出多個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這些人格各自有獨立的行為模式、記憶和情感。例如,一個人格可能表現得非常自信和外向,而另一個人格可能極度內向和保守。
  1. 記憶缺失
  • 患者常常無法回憶起不同人格狀態下的記憶,這種記憶中斷會導致生活片段缺失。例如,某個人格的記憶在另一個人格出現時可能被屏蔽,從而使個體無法聯繫其生活的各個片段。
  1. 身份轉換的行為和情感變化
  • 患者在不同身份之間轉換時,會表現出明顯的情感和行為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包括語氣、姿勢、興趣、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1. 強烈的情緒反應
  • 患者在身份轉換或解離狀態下,可能會表現出極端的情緒,如恐懼、憤怒、悲傷等,這些情緒常與過去的創傷經歷有關。
  1. 身體症狀
  • 患者可能會經歷頭痛、黑暗失明或無法控制的運動等身體症狀,這些症狀通常伴隨著人格的轉換。

成因

  1. 童年創傷
  • DID 多見於那些在童年時期經歷過長期的身心創傷的個體,例如虐待、忽視或家庭暴力。創傷經歷可能使個體通過解離的方式來逃避痛苦的記憶或情感。
  1. 心理解離作為應對機制
  • 對於某些極端情況,解離可以被看作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個體通過「分裂」人格來處理無法面對的情緒和記憶。
  1. 遺傳與生理因素
  • 有研究表明,某些人可能有解離性障礙的遺傳傾向,並且一些腦部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可能增加 DID 的風險。
  1. 人格與自我發展
  • 人格的形成和自我認同的發展受早期經歷的影響,若一個孩子無法在安全的環境中形成穩定的自我認同,容易產生人格分裂的傾向。

治療方法

  1. 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 心理治療是解離性身份障礙的主要治療方法。治療師會透過安全的方式,幫助患者逐漸探索不同人格之間的關係,重建記憶和自我認同感。
  1. 創傷聚焦治療
  • 創傷聚焦治療(如眼動去敏和再處理療法,EMDR)專注於處理過去的創傷記憶,有助於患者消化並整合與不同人格相關的痛苦經歷。
  1. 認知行為療法(CBT)
  • 雖然 CBT 更常用於治療抑鬱和焦慮等問題,但它也能幫助患者應對 DID 的某些症狀,如情緒調節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
  1. 家庭治療和支持
  • 家庭和支持系統的參與可以幫助患者獲得穩定的支持環境,理解患者的需求,並提供有助於康復的支持。
  1. 藥物治療
  • DID 本身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但患者可能同時存在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抑鬱、創傷後壓力症),藥物治療可以幫助管理這些合併症狀。

應用範圍

  1. 創傷治療中心
  • DID 患者的治療通常需要專業的創傷治療中心提供全面支持,這些中心擁有專業治療師、創傷治療技術以及專門設計的治療計劃。
  1. 心理支持小組
  • DID 患者可以參加心理支持小組,這些小組提供安全的交流平台,使患者能夠分享經歷,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1. 職業康復支持
  • 由於 DID 可能影響患者的職業生活和社交功能,職業康復支持幫助患者重拾工作技能和社會角色。

DID 的挑戰

  1. 診斷困難
  • DID 的診斷可能相當複雜,症狀容易與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鬱、邊緣型人格障礙)混淆,因此需要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進行詳細評估。
  1. 社會污名化
  • DID 由於症狀獨特,可能被社會誤解和污名化,患者可能會面臨來自家庭和社會的不理解,進一步加重其心理負擔。
  1. 病程長且復雜
  • DID 的治療過程通常需要長期的支持,並且存在復發風險,因此患者和治療師之間的密切合作至關重要。

心理學影響

DID 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人類的心理防禦機制,以及自我概念在應對創傷中的重要作用。這種障礙顯示了人類大腦面對極端壓力時的適應能力,也挑戰了自我連續性和個人身份的基本概念。治療中的成功案例表明,通過治療可以重新整合分裂的人格狀態,並實現情緒與自我功能的穩定性。

Reference:

Gleaves, D. H. (1996). The Sociocognitive Model of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A Reexamination of the Evid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0(1), 42–59.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0.1.42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