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志症
定義:
失志症是一種心理狀態,特徵是個體感到無望、無助、缺乏目標和自尊,並對未來喪失信心。這種狀態常伴隨著抑鬱、焦慮、無助感和存在性危機。失志症通常與重大生活事件、慢性疾病、持續壓力或其他困難情境相關。
特徵:
- 無望感:個體感到對未來失去希望,認為無法實現目標或夢想。
- 無助感:感到缺乏控制感,認為無法改變當前的困境或挑戰。
- 缺乏目標:感到生活缺乏意義和方向,無法找到值得努力的目標。
- 低自尊:個體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無價值和無能。
- 情緒困擾:常伴隨焦慮、抑鬱、絕望和存在性危機。
應用:
- 臨床治療:心理健康專業人員通過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重新建立希望、目標和自尊,減輕失志症的症狀。
- 支持性干預:社會支持和干預措施,如社區支援、小組療法和家庭輔導,幫助個體應對失志症。
- 教育與培訓:教導個體和家庭成員識別失志症的徵兆,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和資源。
- 工作環境:企業和管理者創建支持性工作環境,幫助員工應對壓力,提升自我價值感和目標感。
例子:
- 慢性病患者:一名長期患病的個體感到自己的健康狀況無法改善,對未來感到絕望,並失去生活的目標和動力。
- 失業者:一位失業數月的中年男性感到無望,認為自己無法找到新的工作,對未來感到恐懼和無助。
- 重大生活變故:一位遭遇親人去世的女性感到生活失去了意義,對未來感到絕望,並陷入深深的悲傷和無助。
心理學影響:
失志症在心理學中強調了個體如何應對重大生活壓力和困難,並探討了希望、目標和自尊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研究失志症有助於理解抑鬱、焦慮和存在性危機的發生機制,並提供有效的治療和干預策略。這一概念強調了心理支持和干預在重建希望和目標中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提升個體的心理韌性和生活質量。
局限性:
- 診斷挑戰:失志症的症狀可能與抑鬱症和焦慮症重疊,診斷需要詳細的評估和區分。
- 個體差異:不同個體對失志症的反應和應對方式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治療和干預需個性化。
- 社會文化影響:失志症的表現和影響可能受文化和社會背景的影響,在跨文化研究和應用中需加以考慮。
Reference:
Watkins, C. (2008). Depoliticisation, demoralisation and depersonalisation–and how to better them. 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 26(1),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