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 Logo Circular Text Transparent

PsyTimeHK
香港心理間

Bystander Effect 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指在緊急情況或犯罪發生時,旁觀者人數越多,個人提供幫助的可能性越小。這種效應揭示了群體動態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即當個人認為他人會介入時,自己介入的責任感會減弱。

起源: 旁觀者效應的概念來自於1964年基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謀殺案。在這起案件中,吉諾維斯在紐約市的一個居民區被襲擊並殺害,儘管有多名目擊者聽到了她的呼救聲,但沒有一人上前幫助或立即報警。心理學家約翰·達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坦(Bibb Latané)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研究,系統地闡述了旁觀者效應。

特徵

  1. 責任分散:旁觀者越多,個人感受到的責任感越小,認為他人會採取行動,因此減少了自己的行動可能性。
  2. 社會影響:個人會觀察他人的反應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如果他人都無所作為,個人也更可能選擇不介入。
  3. 自我關注:個人可能擔心自己的介入會帶來麻煩或風險,因此選擇保持旁觀。

應用

  1. 緊急應對訓練:教育和訓練人們在緊急情況下如何打破旁觀者效應,積極提供幫助。
  2. 社會運動:通過宣傳和教育,提升公眾的責任感和主動介入意識,減少旁觀者效應的發生。
  3. 心理治療:幫助個人理解和克服旁觀者效應,提高在社會情境中的行動能力和責任感。

例子

  • 街頭事故:在街頭發生車禍時,圍觀者越多,實際上主動幫助受害者或報警的人可能越少,因為每個人都認為他人會採取行動。
  • 學校霸凌:在學校霸凌事件中,旁觀的學生如果看到其他人不介入,自己也可能選擇不干涉。
  • 公共場所:在公共場所發生爭吵或打鬥時,旁觀者效應可能導致沒有人上前制止或報警。

心理學影響: 旁觀者效應揭示了人類行為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強調了群體動態和社會影響力對個人決策的重要性。這一效應表明,個人在群體中的行為往往受到周圍人行為的影響,而不是僅僅基於個人價值觀和道德判斷。

克服策略

  1. 提高意識:通過教育和宣傳,提高人們對旁觀者效應的認識,使其在緊急情況下能夠主動採取行動。
  2. 個人責任感:強調個人責任的重要性,鼓勵個人主動參與和提供幫助。
  3. 團隊訓練:在團體活動中進行模擬訓練,教導成員如何在緊急情況下協同作出反應。

References:

Hall, E. J. (2003). The bystander effect. Health physics85(1), 31-35.

Manning, R., Levine, M., & Collins, A. (2007). The Kitty Genovese murder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helping: The parable of the 38 witnesses. American Psychologist62(6), 555.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