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展理論
定義:
Lawrence Kohlberg 的道德發展理論是對個體如何隨著年齡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來形成道德推理能力的研究。Kohlberg 認為,個體的道德推理經歷了不同階段,這些階段是由認知發展和社會經驗推動的。這一理論基於 Jean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強調道德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且是逐步進行的。
Kohlberg 的道德發展理論分為三個主要層次,每個層次包含兩個具體的階段,共六個階段。這些階段解釋了個體在不同道德情境中作出判斷的方式。
三個層次和六個階段:
- 前習俗層次(Pre-conventional Level):
- 階段 1:服從與懲罰導向(Obedience and Punishment Orientation)
- 道德推理基於避免懲罰,行為是否「正確」完全取決於是否會受到懲罰。孩子通常處於這一階段,他們認為權威人物所說的都是對的,違背規則會受到懲罰。
- 階段 2:工具性交換(Individualism and Exchange)
- 在這個階段,個體開始認識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行為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道德行為是為了交換好處,這是「你幫我,我幫你」的互惠關係。
- 習俗層次(Conventional Level):
- 階段 3:好人關係導向(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行為是基於維持良好人際關係和獲得他人認可。在這個階段,個體會根據社會期望來行事,試圖成為「好人」,並贏得他人的讚譽和認可。
- 階段 4:維持社會秩序(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 個體開始尊重社會規範和法律,認為遵守法律和維持社會秩序是道德行為的基礎。道德判斷重點放在維護秩序和防止社會混亂。
- 後習俗層次(Post-conventional Level):
- 階段 5:社會契約與個人權利(Social Contract and Individual Rights)
- 在這個階段,個體認識到法律和規範是為了保護個體的基本權利,並且法律可以根據社會需要和公平性進行修改。個體認為,若法律無法實現社會正義,它應該被挑戰或修改。
- 階段 6:普遍倫理原則(Universal Ethical Principles)
- 這是 Kohlberg 的最高階段,在這個階段,個體依據普遍的道德原則(如公平、正義和人權)來做出道德決策,這些原則超越了具體法律和社會規範。
道德發展的進程:
Kohlberg 認為道德發展是一個逐步進行的過程,每個人都從前習俗層次開始,隨著年齡、教育和社會經驗的積累,逐漸向更高的層次發展。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會達到最高的道德發展階段,大多數成年人停留在習俗層次。
應用:
- 教育:
- Kohlberg 的理論被應用於教育領域,特別是道德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道德困境的討論,促進學生的道德推理能力發展。鼓勵學生在面對道德難題時進行批判性思考,有助於他們進入更高的道德發展階段。
- 法律與倫理:
- 這一理論也應用於法律和倫理的討論中,幫助我們理解不同個體對於道德和正義問題的判斷。它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強調遵守法律,而另一些人可能挑戰法律,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法律並不符合普遍的正義原則。
- 心理治療:
- 心理治療師可以利用 Kohlberg 的理論來幫助個體理解他們的道德決策過程,特別是在面對道德衝突或困境時,這有助於增強個體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局限性:
- 文化偏差:Kohlberg 的理論被批評為基於西方個體主義文化,可能不適用於更強調集體主義或不同社會價值觀的文化。
- 性別差異:一些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道德推理上可能存在差異,Gilligan 批評 Kohlberg 忽略了女性道德發展中的關係與關懷維度。
- 行為與道德推理之間的差距:Kohlberg 的理論專注於道德推理,但並未解釋為何一些人即使具備高水平的道德推理能力,仍會表現出不道德的行為。
Kohlberg 的道德發展理論在道德心理學、教育學和倫理學中具有深遠影響,儘管它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仍然是理解道德發展的重要框架之一。
Reference:
Kohlberg, L., & Hersh, R. H. (1977). Moral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the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16(2), 53-59